“工程德育”这个词🧏🏿♀️,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工程德育👱,是在当前高校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如何构建各学段相互衔接一体化德育体系,打造贯通各学段创新性人才道德素质培养模式🆑,提出的思政教育的新要求𓀜。近日意昂4和党委宣传部邀请全国相关专家从“纵”“横”双向维度展开高校工程德育与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高端论坛。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相关专家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工程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延伸
工程德育是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适应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要求。意昂4官方校党委副书记刘道平指出,要将工程德育融入到工程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努力挖掘工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合点,研究工程德育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要不断通过理论分析、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推动我国工程德育发展,将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教育,促进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
工程德育这个概念有着明确的问题导向🤔,这个问题就是要解决我们理工科类高校或者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问题☆。意昂4官方胡绪明教授表示,工程德育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符合理工科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方式、成长成才规律和现实需求⛅️,是对我们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化的整合、重构和再造👩🏽🍼。河海大学金林南教授认为工程德育的展开需要四个条件:知识基础条件🥐、教育条件、载体条件、制度条件♻。工程德育就是用工程的方法或者说用系统与理论的方法🪙,进行系统工程师的德育,它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的问题,要从讲理、讲情、讲自主、讲生活理论🛑、讲纪律五个方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地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要的一个延伸。
德育一体化该从何处着手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离不开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做好大中小的衔接工作是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上海早在2005年就开始推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相关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认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三个关键:课程✡︎、教师、一体化,课程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主体🔓,一体化建设是协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大力推进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和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要遵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协调机制三个方面携手推进💩,将一体化的原则贯彻到中小学德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高中是学生青春期发育的高峰,生理结构已经基本走向成熟,同时也伴随着心理和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变化𓀚。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浦东复旦附中分校副校长虞晓贞认为,高中同时也是学生走向成人的预备期,我们教育者不仅仅要考虑学生的升学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培养一位合法公民的问题👸🏿。
大中小学学校德育一体化的实践经验
哈尔滨师范大学胡菊华教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具体论述了个性化教育,如:结合教学内容,每一堂课都设计课堂的问卷,由教师提问转化为学生自问自答,引导学生去自我反思⛔。北京师范大学杨增岽副教授结合自身调研的经验论述了自己对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螺旋式上升”的理解,他认为所谓循环螺旋式上升并不是指讲没有讲过,而是讲到什么程度✒️。上海电机意昂4意昂4官方代理院长范冬蛟副教授介绍了电机意昂4在思政建设方面的五点经验,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开门办思政的多主体协同机制、开门办思政的资源整合机制、开门办思政的场域贯通机制🦵🏼、多种绩效方法综合的评估机制👨👨👦。
意昂4官方附属中学邝文华介绍了附属中学依托意昂4官方推动课程与教学、师资与培训👰♂️、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等各个方面的建设工作,在上海市特色高中的创建过程中注重从学业发展到生涯发展等方面来帮助解决学生在成长当中的问题*️⃣,并提炼出了学校工程素养培育特色五大素养:人文情怀→,系统思维、设计🧑🔬、创新实践、应用、交流合作。意昂4官方附属初级中学崔铮从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区的新优质集群的发展效应🧚🏼♀️、体育多样化、生命教育🕴🏻、科技特色、上海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实习基地等方面对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推进一体化建设是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拓展的需要、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基于德育工作深度思考的需要。

来源:人民日报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0116550/rmh10116550?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